在天然氣長輸管線分輸站調壓計量支路中增加調節閥,利用調節閥進行流量控制,可以有效地實現氣量調配、保護相關工藝設備、抑制喘流等工藝要求,并能緩解峰谷差對分輸站的壓力,這種做法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那調節閥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一起往下看吧!
一、流量控制
就理論而言,調壓閥可以實現對流量的控制,但在實際中卻存在著以下問題:
(1)自力式調節閥以閥前及閥后壓力為條件進行流量調節,其直接參照對象為壓力,難以實現對流量的精確調節。
(2)以調節閥進行流量調節,需對其指揮器重新設定,受工況影響,現場操作難度較大,而且花費時間較長。
(3)在線調整設定調壓閥指揮器的壓力值,易導致瞬間停氣或流量超量程。
(4)受氣體供求關系的影響,調節閥的實際設定值與閥后壓力值不一定相等,當供求關系逆轉時,容易發生事故。用調節閥控制流量,直接調節流通截面,現場操作方便、快捷、安全。
二、減少計量漏失
輸氣管道各分輸站主要采用標準孔板計量裝置進行貿易結算,由于下游不均衡用氣,因此在輸氣生產中經常會出現流量短時間超量程現象,導致計量漏失。在典型設計中,沒有流量控制手段,發現流量超量程后只能被迫用前后開關閥進行短時間的節流控制,嚴重地影響了開關閥的使用壽命,而且不利于安全生產。在日常輸氣生產中,主管道壓力波動較小。根據經驗,不考慮其它因素的影響,計量支路上調節閥開度與供氣流量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可以根據工況調整調節閥,使其保持合適開度,從而抑制流量,避免流量超量程。
三、氣量調配
利用各站的調節閥,調度中心可以動態調整各下游用戶的供氣量,實現對天然氣氣量的統一調配,扭轉下游用戶用多少抽多少的被動局面。
四、保障間斷供氣
對于間斷用氣或用氣量較小的連續用戶,通過供、用氣雙方協商,確定供氣壓力上下限,然后采用間斷供氣方式供氣。在實際供氣過程中,進出站壓差較大,初始供氣時不僅對設備沖擊較大,而且流量會出現短時間超量程,造成計量漏失。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可以在打開供氣支路的前后開關閥后,緩慢開啟調節閥至合適位置,在流量不超量程的情況下安全、平穩供氣。
五、抑制喘流
小流量供氣時,經常會出現喘流現象,即流量呈準周期性忽大忽小。分析認為,在小流量段,調壓閥靈敏度下降,容易發生調節瞬時滯后或瞬時過量現象,導致喘流。采用減小流量調節閥開度,抑制調節瞬時過量階段,可以實現對喘流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