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領域,尤其指一種智能氣動調節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智能氣動調節閥在安裝時需要鋪設各種信號線路,為了接入計算機控制系統還需通過信號轉換處理,故通常還要將用于處理數據信息的控制器安裝在閥體的適當位置上,以便于現場進行數據調節,從而導致現場安裝比較麻煩,對于控制器,一般是通過螺紋緊固件將其安裝到閥體上,其安裝過程耗費時間,后期維護和拆卸起來也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輕松拆裝控制器的智能氣動調節閥,并且控制器在安裝后具備較好的穩定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氣動調節閥,包括閥體、閥芯、閥桿、氣缸和控制器,所述閥芯設置在閥體內,所述閥桿的一端穿過閥體并與閥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閥體上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氣缸安裝在支架的頂部,所述支架上安裝有左支撐塊和右支撐塊,所述左支撐塊和右支撐塊的頂面上均開設有燕尾槽,所述控制器設于殼體中,所述殼體的底部設有與燕尾槽相匹配的條形滑塊,所述條形滑塊可插入燕尾槽并在燕尾槽中移動,所述條形滑塊的長度大于左支撐塊與右支撐塊的間隔距離,所述左支撐塊的燕尾槽槽底部開設有條形通孔,所述條形通孔沿燕尾槽的長度方向設置且長度小于燕尾槽的長度,所述條形通孔中設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可在條形通孔中移動并可通過在底部旋入螺母而固定在條形通孔中的任意位置,所述殼體的左端設置有固定磁鐵,所述支架的左側端設有可吸住固定磁鐵的活動磁鐵,所述活動磁鐵套設有框體,所述框體的一側與支架鉸接,將所述殼體的條形滑塊先后插入右支撐塊和左支撐塊的燕尾槽中,使所述條形滑塊的左端抵住限位螺栓,此時翻轉所述框體,可使所述活動磁鐵貼住殼體的左端面,從而使得所述固定磁鐵被活動磁鐵吸住。
進一步地,所述框體上還設有把手。
優選地,所述固定磁鐵設置在殼體的內壁面上。
更優選地,所述左支撐塊和右支撐塊均與支架可拆卸連接。
更優選地,所述左支撐塊和右支撐塊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安裝控制器時,可直接將殼體底部的條形滑塊插入左支撐塊和右支撐塊的燕尾槽中,從而限制殼體在豎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運動,當條形滑塊的左端抵住限位螺栓時,使活動磁鐵吸住殼體左側端的固定磁鐵,從而在較大程度上限制殼體在左右方向上運動,進而可將控制器快速而穩定地安裝在該智能氣動調節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支架左側活動磁鐵與框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左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閥體 2——閥芯 3——閥桿
4——氣缸 5——支架 6a——左支撐塊
6b——右支撐塊 7——燕尾槽 7a——條形通孔
7b——限位螺栓 8——殼體 9——條形滑塊
10——活動磁鐵 11——框體 11a——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所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如圖1-3所示,一種智能氣動調節閥,包括閥體1、閥芯2、閥桿3、氣缸4和控制器,閥芯2設置在閥體1內,閥桿3的一端穿過閥體1并與閥芯2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氣缸4的活塞桿連接,閥體1上固定連接有支架5,氣缸4安裝在支架5的頂部,支架5上安裝有左支撐塊6a和右支撐塊6b,左支撐塊6a和右支撐塊6b的頂面上均開設有燕尾槽7,控制器設于殼體8中,殼體8的底部設有與燕尾槽7相匹配的條形滑塊9,條形滑塊9可插入燕尾槽7并在燕尾槽7中移動,條形滑塊9的長度大于左支撐塊6a與右支撐塊6b的間隔距離,左支撐塊6a的燕尾槽7槽底部開設有條形通孔7a,條形通孔7a沿燕尾槽7的長度方向設置且長度小于燕尾槽7的長度,條形通孔7a中設有限位螺栓7b,限位螺栓7b可在條形通孔7a中移動并可通過在底部旋入螺母而固定在條形通孔7a中的任意位置,殼體8的左端設置有固定磁鐵(附圖中未示出),支架5的左側端設有可吸住固定磁鐵的活動磁鐵10,活動磁鐵10套設有框體11,框體11的一側與支架5鉸接。
上述實施方式提供的智能氣動調節閥在安裝控制器時,首先將殼體8的條形滑塊9先后插入右支撐塊6b和左支撐塊6a的燕尾槽7中,使條形滑塊9的左端抵住限位螺栓7b,此時翻轉框體11,可使活動磁鐵10貼住殼體8的左端面,從而使得固定磁鐵被活動磁鐵10吸住,進而將殼體8固定在兩個支撐塊6b上,由于燕尾槽7的作用,限制了殼體8在豎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運動,而限位螺栓7b和活動磁鐵10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殼體8在左右方向上運動,因此使得控制器在被安裝好后具備較好的穩定性,拆裝起來也比較方便。該智能氣動調節閥在工作時,可通過控制器控制氣缸4的活塞桿運動,使得閥桿3帶動閥芯2進行上下位移,進而控制閥門的開度,具體地,隨著閥桿3帶動閥芯2逐漸向上位移,閥門打開并逐漸擴大,經過該調節閥的流量逐漸增大;隨著閥桿3帶動閥芯2逐漸向下位移,閥門逐漸縮小至關閉,經過該調節閥的流量逐漸減小。
作為優選的一種方式,可將框體11鉸接在支架5左側的中部,這樣當框體11向右翻轉后,框體11的一部分會抵靠在支架5上從而限制框體11進一步向右翻轉,這樣待活動磁鐵10其吸住固定磁鐵后,可防止殼體8往右移動,而限位螺栓7b則能防止殼體8往左移動,故在極大程度上保證了安裝后的控制器的穩定性,而當需要卸下控制器和殼體8時,只需將框體11往左翻轉,此時由于限位螺栓7b在左側抵靠住了殼體8,從而使得活動磁鐵10能順利與固定磁鐵10彼此分離,進而快速卸下控制器和殼體8。
進一步,可以在框體11上設置把手11a,方便操作人員手持把手11a翻轉框體11。
作為優選地,可以將固定磁鐵設置在殼體8的內壁面上,以對固定磁鐵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作為更優選地,左支撐塊6a和右支撐塊6b均與支架5可拆卸連接,以方便對左支撐塊6a和右支撐塊6b進行拆卸維護,也可方便通過更換不同大小的左支撐塊6a和右支撐塊6b來適應不同大小的殼體8。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左支撐塊6a和右支撐塊6b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為了讓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方便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之處,本實用新型的一些附圖和描述已經被簡化,并且為了清楚起見,本申請文件還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內容。